外墙外保温系统饰面——涂料
在进行外墙外保温系统饰面涂料材料的选择上,除了要达到有效的节能和理想的装饰效果外,选用外墙外保温饰面的涂料还应该关注其他一些问题。外墙外保温饰面的涂料必须要满足拒水性和透气性要求。
防护层是决定整个外保温体系性能的关键。防护层做好了,外墙外保温的抗裂性就有了基本保证。经验表明,防护层没做好,饰面涂层很难担当抗裂作用。如弹性涂料饰面的外墙外保温照样开裂和渗水就是例证。
在所有防护层中,溶剂型涂料不能用于外墙外保温体系。因为外墙外保温体系一般采用聚苯乙烯(EPS、XPS)或聚氨酯(PU)等为保温层,根据相似相溶原则,溶剂,如苯和甲苯等,能溶解聚苯乙烯,如醋酸丁酯和二甲苯等能溶解聚氨酯。在外墙外保温体系,溶剂型涂料溶蚀聚苯乙烯和聚氨酯保温层的数量与防护层的厚度和空隙率、溶剂的溶解力、挥发速率和数量等因素有关。
聚苯乙烯保温层被溶蚀而使外墙外保温体系表面参差不平时有所见。就是水性涂料中常用的200号溶剂油,其中芳香烃也能溶解聚苯乙烯保温层,因此,其含量也需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予以控制。
《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规定,外墙外保温系统的5mm厚防护层,浸水24h,吸水量要≤500 g/m2;外墙外保温系统防护层和饰面涂层一起水蒸气湿流密度要≥0.85g/(m2.h)。
对于外墙面,就吸水性来说,一般外层要求比内层低,也就是说外饰涂层要低于防护层,即涂层吸水量要少于500 g/m2,这样才能使比较少的水进入墙体;就水蒸汽湿流密度来说,一般外层要求比内层高,也就是说外饰涂层要高于防护层,即涂层水蒸汽湿流密度要远远大于0.85g/(m2.h),这样水蒸汽才能畅通无阻地排出。
对于吸水量和不透水性来说,弹性涂料、有光涂料、水性金属漆和荷花王涂料,一般均能满足要求。而相当部分的涂料达不到该要求。有些涂料要与某些底涂配合使用,才能达到要求。
涂层水蒸汽湿流密度太低,轻者造成表面色差,重者导致发霉和热工性能变差,甚至不同程度的破坏。对于透水蒸汽来说,弹性涂料难以达到要求。硅树脂涂料等能符合水蒸气湿流密度的要求。
另外,水蒸汽湿流密度大小不仅与涂料有关,还与涂膜的厚度成反比。
对于外墙外保温体系,吸水量(拒水性)和水蒸汽湿流密度(透气性)是要同时满足的,所以要综合平衡。从拒水透气的角度看,相关标准对外墙外保温饰面用涂料的要求比普通外墙涂料高得多,有些符合产品标准要求的外墙涂料却达不到此要求。有些可以通过与底涂搭配的涂层系统予以解决。
而外墙涂料使用年限不仅与外墙涂料的质量有关,而且与基层、施工、使用环境条件、所用颜色和维护保养等因素有关。一般约为8~15年,使用年限达30年的也有报道。因此应尽量选用耐久性好的外墙涂料,尤其是色浆,优先选择保色性好的无机色浆,另外要做好及时维护翻新。热传递有三种:传导、对流和辐射。太阳辐射热是影响建筑热过程的主要热源。而辐射与温度四次方成正比。夏天温度高,辐射热大,另外保温层密度低,隔热性差,涂层颜色影响大。冬天温度低,辐射热少,保温层导热系数低,涂层颜色影响小。因此,外墙外保温饰面涂料颜色的选择应以夏天隔热为主。也就是说,不能选择太深的颜色,如最低明度值应大于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