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外保温系统饰面——面砖
很多时候在外墙外保温饰面材料的选择上,房地产项目更倾向于应用陶瓷面砖作为外墙外保温的装饰层,这不仅因其易擦洗,还因为其装饰效果好,能凸显项目品质。然而,在轻质、柔性的外墙外保温体系上使用陶瓷面砖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开裂、脱落等,令人遗憾的是这些问题并没有被国内一些工程所重视。下面我们就说一下外墙外保温饰面用面砖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外墙外保温饰面用面砖存在的问题
在陶瓷面砖与外墙外保温间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安全性问题。与涂料饰面层相比,陶瓷面砖作为饰面层的安全性问题首先是自重,以涂料为饰面层的外墙外保温体系自重一般不会超过10kg/m2(EPS板与防护、外饰层),而陶瓷面砖饰面层的外墙外保温体系自重可达到50kg/m2以上,甚至80kg/m2,为涂料体系的5~8倍。
其次是温湿剪切应力,由于陶瓷面砖的刚性远大于涂饰面,与体系防护面层所要求的柔性相抵触,较之于直接在刚性墙面上粘贴陶瓷面砖,或较之于涂饰面外墙外保温体系,这种柔性基底-刚性面层结构所造成的体系的变形更大,面砖与防护面层之间产生更大的温湿剪切应力,影响面砖与防护面层之间的附着安全性。
再次是冻融问题,与涂饰面外墙外保温体系相比,釉面砖水蒸气阻力非常大。检查一下有瓷砖剥落现象的外保温体系,会发现瓷砖总是与瓷砖粘结剂、抹面砂浆一起掉下来,而外饰面总是处于饱水状态。
另外,瓷砖粘结剂、抹面砂浆(水泥基)的碱份在结合了长时间积聚的湿气后对网格布的损害也是很强烈的,不透气的釉面砖不但阻止了材料的干燥,且阻止了从空气中吸收CO2,使抹面砂浆不能较快地水化,而使网格布更长时间地留在有害的碱中。网格布不再有剩余强度,而在网格布后打入的锚钉也不再具有抗风压安全性。当然,高弹涂料等其他不透气饰面的外保温体系也存在这种情况。
其次是面层开裂问题。与在刚性墙面上粘贴陶瓷面砖一样,陶瓷面砖外墙外保温体系的开裂主要发生在砖缝处,但是开裂的可能性远大于前者,原因是体系的温湿拉应力大于前者。
国外科研、检测机构的试验证明,陶瓷面砖外保温体系的砖缝的开裂几乎很难避免。“许多开发商和设计单位在做设计方案时对建筑节能方面考虑欠少,而对规划的建筑面积及其经济利益考虑较多。
二、外墙外保温饰面用面砖问题解决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以陶瓷面砖为饰面层的外墙外保温体系的固定方式必须采用粘钉结合的方式(按德国DIBt2规定,自重大于10kg/m2的体系必须在粘贴的同时附加锚钉)。同时,因为防护面层与聚苯板之间的粘结状态也受重质的面砖的影响,锚钉必须打在增强网格布层后面。
与此同时,设置伸缩缝。据测试,长度为5m的保温墙体,陶瓷面砖的温差仅为40K时,在墙面边缘处的位移值可达0.5mm,而湿度所引起的位移也有0.1mm。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夏、冬季陶瓷面砖的极端温差可达80K以上,且温度与湿度是复合、交替、周期性地作用在面砖上,无论是考虑防护面层与面砖之间的剪切应力,还是考虑面砖的开裂问题,体系必须设置伸缩缝。
陶瓷面砖饰面的外墙外保温体系伸缩缝的间距主要与瓷砖勾缝剂的柔性、砖缝宽度和面砖尺寸有关。由于计算较复杂,在实际应用中,在德国一般还是按照德国工业标准DIN18515第6.5.3.3的规定:伸缩缝的间距应为3m~6m,最大连续墙面面积不得超过36平方米。
“由于自重的增加,体系的粘结抗拉强度在德国的推荐值为0.2Mpa。包括粘结胶浆与聚苯板、抹面胶浆与聚苯板之间的粘结抗拉强度。”林宣益说,另外,由于陶瓷面砖的吸水率大于涂饰层,对防护面层的抗冻融性能是不利的。应适当提高抹面胶浆的吸水率指标。
陶瓷面砖外保温体系的抗开裂性差,吸水率大,以及碳化反应、抹面胶浆水化慢等因素,对玻纤网格布的破坏作用大于涂饰面外保温体系。砖缝一旦开裂,拉力只由网格布独自承受,为了限制裂缝开展宽度,网格布的抗断强度应更高些。
目前我国陶瓷面砖体系的开裂拉力换算到每5cm时可达355~1750N/5cm,按我国现行网格布标准是远远不够的。
对陶瓷面砖的自重和尺寸,一般来讲要求自重不大于30Kg/m2,厚度不大于14mm;最大单边尺寸不超过30cm,每块面积不超过0.09平方米。如此,我国市场上常见的各类贴面砖均可使用,但以小尺寸瓷砖为宜。
而瓷砖吸水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外墙外保温体系的耐候性和耐冻融性。对膨胀聚苯板体系,要求瓷砖体积吸水率小于6%;对于岩棉板体系,则要求瓷砖吸水率小于3%。另外,瓷砖的毛细孔体积分布极限值直接影响到与抹面胶浆的粘接附着力。
三、合理施工
除了在材料方面的慎重选择外,合理的施工也是关键。
在陶瓷面砖与外墙外保温体系进行粘贴时,由于抹面砂浆(水泥基)水化迟缓对网格布的碱腐蚀加剧,陶瓷面砖上墙的时间应延迟为好。另据国外测试,贴砖前抹面砂浆的干燥时间对体系的变形性能影响很大。
如果在抹面砂浆收缩变形前粘贴瓷砖,抹面砂浆的收缩会对整个体系产生影响,原因是瓷砖的刚度几乎阻止了抹面砂浆的收缩。如果在抹面砂浆收缩完成后再粘贴瓷砖,由于瓷砖粘结剂中水分的作用,使抹面砂浆产生一些膨胀,而使收缩变形减小了近50%。
常温下水泥基抹面砂浆的干燥收缩时间一般在7天以内,在这个时间内对抹面砂浆作适当养护,待其充分水化后再粘贴瓷砖是有利的。尤其应尽量避免在抹面砂浆涂抹后的次日即粘贴瓷砖。并且,必须保证面砖背面100%的实际粘贴面积,留有空隙会造成水蒸气的凝露而产生冻融破坏,导致面砖的剥落。施工时可使用6×6mm的锯齿抹灰刀往墙面上涂抹瓷砖粘结剂,然后把面砖揉按于瓷砖粘结剂中并压实,必要时揭下检查背面的料浆面积。
在陶瓷面砖粘贴完时,也要做好节点处理。这里的所谓节点处理主要指伸缩缝处、墙面转角处、门窗等结构收口处。伸缩缝的处理与涂饰面体系相同,应考虑此处的防水和防热桥。有必要提出的是墙面外转角处和门窗等结构收口处的处理,由于这些部位外保温体系的变形值最大,这些部位的砖缝应使用弹性更高的勾缝剂为佳。同时,在墙面外转角处应设置砖缝,或使用专门的转角型面砖。
掌握了上述原则,也就掌控了工程质量。
综合上述,如果我们外墙外保温系统饰面选择面砖必须要做到慎重选材和合理施工!

